近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公布了252篇长篇小说参评作品目录,我校文学院2012届毕业生姚良良的长篇小说《虚拟的伤痛》位列其中,该书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于2014年3月出版推荐。出版方在介绍姚良时,称他为“新感觉派小说的尝试者”,作品善于“追踪社会热门话题”。
《虚拟的伤痛》是一部长篇小说,其特别之处在于以第二人称叙事。该书描写了主人公在城市流浪漂泊的生活以及追求梦想的心路历程,最后梦想破灭,主人公带着伤痛回到了故乡。作者以小人物的视角描写了当下青年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对当代家庭的亲情关系进行了富于个性的观察和探讨。
该书出版后,我校专门举办了《虚拟的伤痛》研讨会。研讨会上,我校党委副书记张清廉教授指出,姚良良同学热爱文学事业,工作之余默默写作,这种坚持不懈、勤奋执着的品格为在校大学生树立了榜样。而我校正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转型的关键是创新,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管理方法,要培养更多应用型杰出人才。
姚良良,男,开封人,平顶山学院文学院2012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80后作家、诗人。姚良良于2010年5月赴台湾南华大学交流学习,2011年在校期间出版处女作长篇小说《窗下》。长篇小说《第三只眼睛》4月份已由台湾秀威资讯公司出版。《虚拟的伤痛》是姚良良创作的第三部小说。除此之外,他还出版了诗集《晚唐的雨中》。姚良良2012年从平顶山学院毕业后,任职于北京某出版社,其诗作于2012年获第39届“香港青年文学奖”新诗优异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