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记录乡土中国”暨2025寒假大学生民俗文化社会调查征稿活动公布获奖结果,民俗文化调查赛道一等奖13名,二等奖27名,三等奖37名,优秀奖50名;“春节系列”视频赛道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9名。我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郭蓉蓉的文章《民俗文化传承与变迁视域下的锣鼓曲调查研究——以淅川为例》获民俗文化调查赛道三等奖,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施佳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郭怡心、李璐的视频《豫南春节全记录》获“春节系列”视频赛道优秀奖。


郭蓉蓉的获奖文章以淅川锣鼓曲为研究对象。作者深入河南省淅川县乡镇村落,与各方人员交流并参与民俗活动。文章从民俗传承与变迁视角切入,阐述了锣鼓曲因淅川特殊地理人文环境而形成的多元风格,描绘了其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日常娱乐中的表演情形,记录了锣鼓曲传承发展情况,为本科生民俗研究提供了案例示范。
施佳明等的获奖视频《豫南春节全记录》聚焦河南信阳、南阳部分县区的春节习俗,通过视频记录,多角度展现了前述两个地区春节的独特魅力与浓郁年味儿。视频分舌尖美食、拜年祈福、街头技艺三个板块,以信阳奶奶和南阳妈妈制作特色美食为线索,形象化记录了两家人围绕春节展开的生活场景。视频通过生动细节展现了信阳、南阳的春节文化,传承乡土习俗,唤起文化记忆,丰富了春节文化素材库,激发大学生关注乡土文化,助力文化传承。
据悉,记录乡土中国民俗文化调查征稿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本次恰逢中国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首次设置“春节系列”大学生网络图文视频征稿赛道。该活动旨在鼓励大学生深入中国基层调研、挖掘、记录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增强公众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重视,唤起人们对乡村发展的关注与参与,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