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规章制度 >> 正文

学院 | 文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组织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5-05-04文章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文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

(1)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文学阅读、评论、写作能力;二是教师职业素质;三是创业能力;四是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书和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

(3)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中学语文教师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调整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中学语文教师职业能力和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中学语文教师和国际中文教师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

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以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和国际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教师素质教育,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

3.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学目标,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中学语文、国际中文教育理念,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

4.制定专业技能规范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系统的技能训练要求并规定必须完成或选择完成的内容。

5.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根据《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文学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实践教学计划,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注重实效性。

6.制定实践课程标准

实践课程标准应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时间(课时)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第二课堂、暑假小学期实践教学等各种教学形式。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将实践教学环节(按专业技能和中学语文教学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

1.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实践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实践为教学重点,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理论教学将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设置成通识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3∶2。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不少于24周的整周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2.“三课堂”联动

第一课堂: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

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

3.构建“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一般采取按能力层次划分的“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内容体系按专业技能和中学语文教学技能、综合技能三大模块构建。专业技能偏向阅读、评论、写作,中学语言教学强调教育教学技能,综合技能强调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4.制订各阶段实践性教学总体计划与要求

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标准等制定具体量化的内容。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3个方面。

1.组织管理

由学校教务处实训管理中心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系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2.运行管理

各专业要制定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并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践课程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实习单位的实际任务安排实习内容,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3.制度管理

制定一系列关于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第二课堂”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实践指导书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

四、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用政策规定来鼓励教师在中学与高校间进行有序流动,自觉深入到行业一线熟悉语文教学状况,参与教研活动;吸引中学一线名师、优秀教师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进行教学和交流;重视“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2.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1)充分利用校内的计算机系统,建立仿真的、模拟的基本实训室,使学生得到基本训练后,再进入校外实习或实训场。

(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保障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全部到实习基础学习。

(3)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发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广泛吸纳社会办学资源,与地方的中学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实现“双赢”发展。

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

1.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每次实训都有实训报告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作好记载,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

实践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等次单独记人成绩档案。对学生参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制定综合实验能力考评方案,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提出考评成绩的学分比重,通过模拟教学、教案编写、听课记录等形式考评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2.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

六、具体实施意见

1.文学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院领导、校外中学语文教学名师、市级教研员参加,主要任务是制定我院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和审核确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建立实践教学组织体系

各系应设主管实践教学的老师,与教学秘书、教务管理员、实习指导教师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组织体系。

3.教学经费进行分块管理

教学经费分为两大块,一是理论教学经费,二是实践教学的经费。实践教学的经费也分为两块,一块由教务处实训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一块由各系部在指标范围内自主管理,用于解决联系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4.实践指导教师的聘用与管理

各系部按实践教学的任务量,指定一定数量、有实践经验的实践指导教师,工作量按学校政策,进行计算。

文学院

2024年8月20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戛夏